環球生技 撰文記者 李林璦
IBM、嬌生都青睞 海內外投資人注資成立
伊勒伯科技致力於推動「去中心化醫療系統」和「生物感測」技術,曾獲經濟部台以研發計畫、中小企業破殼而出獎、科技部厚創新補助、2018年獲選為科技部新創之星,赴美參加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展(CES),更獲國際科技大廠IBM Watson青睞,進行技術分享交流,並獲跨國藥廠嬌生(J&J)邀請,希望其能進駐世界頂尖生技育成中心JLABS。在種子輪和天使輪募資期間,伊勒伯科技就獲得來自以色列、英屬維京群島Golden Pearl Capital、海內外天使投資人等共約超過200萬美元(約6000萬元新台幣)的資金,近期也由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領投,完成per-A輪的募資。
熊樂昌走上創業之路的種子早在小時候就種在心中,他在5歲時,父親因癌症離世,母親受精神疾病所苦,從孤兒院長大的過程中,就一直對早期篩檢有滿腔的熱情。熊樂昌因此前往新創之國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(Tel Aviv University)做博士後研究,很快地研究就獲投資從學校技轉出去,同時,海外投資人看到熊樂昌的創新創業實力,便出資投資他,2014年,他將資金帶回台灣,創辦了伊勒伯科技。
全球唯一指尖微量血液收集系統 解決去中心化醫療第一大困境
起初,熊樂昌還是想以癌症早期篩檢為題,但看到母親經常就醫都必須進行抽血檢測,而每次抽血對於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與煎熬,也讓熊樂昌想到,在所有篩檢之前,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「採檢」,因此,真空採血裝置的構想便油然誕生。
在加上疫情持續推動遠距醫療發展,而去中心化醫療裡會面對到挑戰同樣是採檢,口腔黏膜或尿液這類非侵入式即可採集的檢體,很容易取得,但是血液不僅在法規上規定需要醫事人員抽血,有些國家甚至必須在特定的醫療機構中才可進行血液採集。
伊勒伯科技開發出的Haiim閤安真空血液收集系統,已於2019年取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一類醫材許可,2020年取得歐盟CE認證,後續也接續取得巴西、澳洲、泰國認證,亦有其他多國之法規認證在布局中。
Haiim閤安之所以取名為Haiim,在希伯來文中代表「生命」的意思,背後隱含著伊勒伯科技開發產品的願景。Haiim閤安真空血液收集系統非常小巧,在完成耗材組裝並確認系統可以進入真空狀態後,就可用一般市售的血糖採血針刺破指尖,透過負壓脈衝的原理進行採血,其吸力並不快速,因此也不太會痛,每一次採血大約2分鐘可完成250~500 µL的血液採集,就可以進行後續其他檢測。
不過,採血時若有過強的壓力容易使紅血球破裂,造成溶血反應,後續也無法上機檢測,但Haiim閤安使用負壓脈衝進行採血,經臨床驗證,其溶血的情況非常低,幾乎與靜脈採血的血液品質相差不遠。Haiim閤安是目前全球唯一採集微量指尖血的系統,市場上有一些新創大多是透過多個微針採集上臂的血液,其成本高昂,也需使用特定的採血管與採血針,而Haiim閤安可以與多款市售的採血管相容,不需要使用特定採血管,這樣一來方便客戶選擇成本較低的採血管,便利性也更高。
台灣的醫療院所十分密集,相對對於去中心化醫療的需求沒有國外高,因此,伊勒伯科技主要瞄準海外市場,目前Haiim閤安已銷售遍佈44國,像是在斯洛伐克的合作夥伴就與當地肝病學會及其他醫學學會合作,在大型醫療院所、檢驗中心等地,建置早期肝病篩檢系統,至今已經檢測超過1000名患者。另外在巴西,伊勒伯科技的合作夥伴則取得巴西政府的偏鄉醫療、遠距醫療計劃,透過使用Haiim閤安微量採血裝置,在偏鄉各地建構行動醫療站進行疾病篩檢,預計將檢測超過1.5萬名患者。而疫情期間,歐洲多國的藥局扮演社區中的健康醫療照護站的關鍵角色,因此,伊勒伯科技目前也正與歐洲夥伴共同合作,將Haiim閤安真空血液收集系統布建到藥局中,讓早期疾病篩檢能夠深入社區。
詳細報導請見:https://news.gbimonthly.com/tw/article/show.php?num=59241